6月24日,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梅林鄉迎來最高洪峰,導致村莊房屋、農田、基礎設施等嚴重損毀。梅林鄉黨委堅持生命至上、安全第一,帶領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沖鋒在前,統籌推進應急救援、災情核查與災后重建工作,用紅色堡壘筑起防汛堤壩,用初心使命守護群眾家園。
“汛情就是命令,黨組織就是堡壘,黨員就是旗幟!”洪水來臨前,梅林鄉黨委及早主動對接貴州從江縣有關鄉鎮黨委,建立“兩鄉黨建聯建+水情數據共享”機制,實現每小時一次水情動態通報,為預判洪峰走勢提供依據。洪峰過境前,鄉黨委第一時間啟動一級應急響應,由68名黨員干部組成“黨員應急突擊隊”,以包村包戶包人責任制火速奔赴各村。
在轉移現場,黨員干部們蹚著齊腰深的洪水逐戶排查,對老弱病殘群體實行“一對一”背扶轉移。梅林村黨總支書記羅遠江站在搖晃的船上,以身為梯托舉一位受困老人從樓房轉移。全鄉累計緊急轉移安置群眾693戶1736人,實現零傷亡。
洪水退去后,鄉黨委發出“災后重建,黨員先上”的號召,動員黨員干部、駐村工作隊員和志愿者等100余人組建災情核查小組,逐村逐戶開展拉網式排查,全面摸清受災底數。針對全鄉590戶房屋不同受損情況,分類施策,對52戶受損較嚴重但仍可居住的房屋,組織專業人員進行安全評估,開展清淤消殺;對15戶存在嚴重安全隱患、無法繼續居住的房屋,迅速將涉及的53人分散安置。對被洪水淹沒毀損的農田,黨員農技骨干聯合縣農業農村局技術人員,深入田間地頭指導群眾開展排水清淤、作物搶救工作,力爭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。針對基礎設施受損直接影響群眾生產生活的情況,梅林鄉將其作為災后重建的重中之重,對被淹的學校,組織力量清理淤泥,修復倒塌圍墻,更換受損教學設備;對5條跨河水管損毀問題,及時搶修,恢復正常供水。
在黨組織引領下,全鄉形成“黨員領著干、群眾跟著干、社會幫著干”的生動局面。鄉政府黨支部開展清淤消殺先鋒行動,30名黨員帶頭清理街道淤泥,帶動300余名群眾加入清理隊伍,企業、單位及個人踴躍捐贈物資。村黨支部組織鄰里互助隊,廣大黨員分片負責物資分發,確保捐贈物資精準送到群眾手中。歷經14天攻堅奮戰,街巷淤泥褪盡,田疇漸復生機,家園重煥新顏。
共產黨員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