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家不要慌,跟著黨員走!”8月5日20時10分,廣東東莞市謝崗鎮謝崗涌堤圍突發滑塌,河水涌入粵海大道北區域,700余名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。謝崗村黨委書記謝建亮帶著黨員干部逐戶拍門,在齊膝積水中連夜轉移群眾。截至6日凌晨,所有村民安全抵達安置點。“看到黨旗在風雨中飄揚,心里就踏實了。”村民黃金全激動地說。
連日來,東莞持續遭遇強降雨,多地內澇險情頻發。面對嚴峻汛情,市委組織部號召全市1萬多個基層黨組織、20多萬名黨員干部在防汛救災一線挑重擔、當先鋒,市鎮村三級組建“黨員突擊隊”1200多支,構建起“黨委統籌、支部引領、黨員沖鋒”的防汛救災體系。
“孩子安全了!”6日下午,樟木頭鎮柏地社區傳來歡呼聲。連日暴雨中,柏地社區一家五口被困家中,包括一名剛滿月的嬰兒。收到求援后,柏地社區三社黨支部書記蔡國輝立即帶領黨員志愿者前往營救。此時積水已達腰部,懷抱嬰兒涉水風險較大,蔡書記急中生智,找來一個澡盆,用手托澡盆形成“人工傳送帶”,最終一家五口安全脫險。“作為黨員,守護群眾安全是天職。”蔡國輝說。
因為堤圍滑塌剛轉移完群眾的謝崗鎮謝崗村,緊鑼密鼓地開展堤壩修復工作,中電建生態環境集團有限公司的黨員先鋒隊連夜奮戰,120輛運載車、20臺方鏟挖機轟鳴作業,僅用22個小時就完成缺口合龍。“我是黨員,我帶頭!”黨員趙煒杰在泥濘中搬運沙袋,聲音沙啞卻堅定。
塘廈鎮大嶺古涵洞處,一場生死救援正在上演。“3、2、1——破窗!”剛結束徹夜值守的黨員志愿者趙慶輝、溫東林、潘勇斌,與熱心市民跳入湍急水流,用扳手砸開車窗,將被困司機李四清拖出險境。“還有幾秒就淹頂了,是他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!”李四清含淚致謝。趙慶輝抹著臉上的雨水笑道:“這時候不上,怎么對得起胸前的黨員徽章?”
在做好群眾轉移和搶險救災的同時,東莞市用心用情做好受災群眾安置工作,讓群眾感受到黨的關懷與溫暖。“轉移時急著出門,忘了帶孩子的奶粉,安置點的志愿者知道后,趕緊幫忙買來,真的很貼心,讓我感覺像在家一樣溫暖。”在大朗鎮臨時安置點,河南籍務工人員黃貴笑抱著孩子感慨。大朗鎮的29個安置點內,1900余張床墊、食物、水以及24小時醫療服務一應俱全,還專門辟出兒童娛樂區,讓孩子們在安置點也能開心玩耍。黨員志愿者穿梭其間,為群眾提供貼心服務,細微的動靜里,不時傳來輕聲道謝。“群眾的需要在哪里,黨組織的關懷就延伸到哪里。”大朗鎮應急管理分局鄺遠林表示。
共產黨員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-1